11月 28, 2005

D13 28 Nov 05 (Mon) Bangkok to Taipei

這一段旅程的結束,下一段旅程的開始。

11月 27, 2005

D12 27 Nov 05 (Sun) Kathmandu to Bangkok

一早與Paula前往Thamel市區採買紀念品,因為今天即將返航。(Christina與Shirley已前往下一個目的「未來之村」,今天大家各自分道揚鑣。) 在下榻旅館前我準備搭計程車到機場,Prem今早特地來送行,為我披上代表祝福的黃絲巾。我的尼泊爾旅程此刻正式畫下句點。

從Kathmandu搭機抵達曼谷後已暮色低垂,今晚轉機仍需等候十多小時,有了十多天前機場住宿的經驗後,我趕緊辦了個落地簽,活像隻脫韁野馬般地離開機場。

在通往曼谷市區的巴士上,結識了一位新加坡年輕人(阿舜),他休了長假準備從泰國邊境進入雲南自助旅行,從他標準的中文口音很難區別和台灣人有什麼不同。

夜晚曼谷的市區溫度直逼30度,我身上竟然還穿著保暖衣,不時招來路人奇異的眼光,只是大家不知道,我是個剛從喜馬拉雅山區下山的人阿。隨後他帶我到夜市鬧區的露天酒吧喝點啤酒,原來,保守的新加坡人只是我們刻版的印象嗎?

11月 26, 2005

D11 26 Nov 05 (Sat) Bhaktapur,Kathmandu

今天參觀巴布塔克(Bhaktapur)古城,位於加德滿都市區以東14公里處,此古城為一座露天博物館,是尼泊爾少數仍然保存中古風貌的文化城,此城始建於西元9世紀,Bhaktapur其意為【皈依者之城】。


當然不能錯過Bhaktapur的街拍。


下午參觀四眼天神廟 - 蘇瓦揚布拿佛塔(Swayambhunath),聞名遐邇的四眼天神廟,佛塔樣式深受西藏影響,白色基座上立方體四面皆繪有一對佛眼,處處可見藏人誦經頂禮,氣氛平和寧靜,我們也開始繞佛塔周圍一圈祈禱輪,祈禱方式是順時針方向一面走,一面用手逐一撥動祈禱輪,此地可見不少喇嘛,朝聖者多半是西藏裔的尼泊爾人。

11月 25, 2005

D10 25 Nov 05 (Fri) Sundarijal (1400m) (4hrs).

原本今早能從Chisopani飽覽整個尼泊爾涵蓋的喜馬拉雅山稜線,不過老天爺似乎不賞臉,我在Yetizone這網站找到了這張圖,彌補一下遺珠之憾。
You can see the whole Nepalese Himalaya from Chisopani

路途中,Prem在Christina的熱情請求下,帶著滿懷笑容哼了這首尼泊爾著名的民謠Resham phiriri:


走了4個小時輕鬆的山路,抵達了Sundarijal,同時也離開Langtang國家公園的出口檢查站,一個半小時包車回到Thamel市區的旅館。

Thamel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最熱鬧的街區,是很多背包客、山友落腳的地方,街上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,商店和異國餐廳林立,在這裡,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登山裝備:帳篷、睡袋、防寒衣褲等,只要你想得到的幾乎是應有盡有,不過需要花點眼力來判斷真偽。

今晚,因一個名叫「未來之村」( Future Village)計劃的關係,與一群香港人用餐,趁著這機會大家分享這次旅程的心得,當然寡不敵眾我被調侃了一番,同時也從未來之村發起人Christie口中,聽到這十天來最悅耳、最標準的普通話了。

11月 24, 2005

D9 24 Nov 05 (Thu) Chisapani (2100m; 7hrs)

來到海拔2000米以下,人煙漸漸明顯,跋涉過山巒平原,穿越山林、河流、村莊,以及經年不變的居民和廟宇,今天可說是山中村莊探訪之旅。

一路上,一個個熟悉的臉孔冒了出來,這些人是同我們搭車到Dhunche的西方旅客,大家的行程似乎一致有默契。


還記得你的童年歲月嗎? 我們總是可以茶來張手、飯來張口,或是無理的鬧脾氣。Chipling的小孩「姊代母職」,是不是多了一份出比同年齡小孩更成熟穩重的味道。

在尼泊爾隨處可見佛塔上釋迦牟尼佛的佛眼,依書上說,這佛眼代表佛眼無邊、佛是無所不在;在佛眼之間有神秘的第三隻眼,這代表無上的智慧,而位於鼻子部份有點像似問號〔?〕形狀的,其實就是尼泊爾數字〔1〕,具有和諧一體的意思。


中午我們在一餐館前的廣場用餐。


將抵達Chisapani前,我錯失了捷徑,以致於今天多走了約3公里的路程。

今晚是在山上度過的最後一夜,Prem在晚餐時特地替我們加了菜,可能是明天的路程輕鬆,晚上的時光感覺特別悠閒,照慣例Prem要求大家在旅程結束前,在他的Guestbook上寫下感言,我寫了點簡單對Prem的謝詞,同時也特別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來闡述我對大家的「不捨」,只是隔天造成了不小的迴響,呵呵。

11月 23, 2005

D8 23 Nov 05 (Wed) Phedi to Kutumsang (2400m; 11hrs)

早晨五點半被喚醒,因為今天必須趕路。Phedi的小山屋空間很狹小,Christina說昨夜她聽到我睡覺打鼾的聲音,我回她說:「我沒聽見阿」,呵呵,其實哪一天不打鼾呢。

今天的路程沒什麼好寫的,就是趕路。兩個半小時到Ghopte,再兩個半小時到Tharepati,不知不覺海拔已下降了近1000米,抵達Tharepati用餐時大家都累壞了,只是萬萬沒想到,下午的節目依舊精采。

在不知攀越了多少個山頭,數不清的上坡下坡,也忘了經過多少個村莊,說了幾次Namaste,終於,還是摸黑趕路了,這是今天最後的小插曲。有經驗的登山客應當知道,如非不得已,切忌在黑夜中趕路,再有經驗的人也會迷失方向的,今天我們不但如此,而且身處喜馬拉雅山區。幸運地,Prem找到了救兵,找到了方向,我們成了抵達Kutumsang 最後的隊伍。

Kutumsang旅館東道主是此行唯一遇到到雪巴民族(Sherpa)。雪巴人是藏族的分支,早期從西藏東部遷居到尼泊爾,也講藏語,信藏傳佛教,而自從西風東漸,想要來挑戰聖母峰的人越來越多,當登山嚮導就成了雪巴人新興的行業,很多人都遷居大都市如加德滿都,學習英語德語日語等,等待登山季節帶領外國登山隊,相較於當地的生活水平算是有相當優渥的收入。

今晚難得洗了個熱水澡,也洗去了一身的疲憊。

11月 22, 2005

D7 22 Nov 05 (Tue) Lauribina pass (4610m) to Phedi (3630m) ? hrs

一夜的低溫,湖邊吹來的寒風不時令窗戶嘎吱作響,窩在耐寒零下15度的睡袋裡還算暖和,不過早上起床卻發現,未置於背包內的瓶裝乳液結成了冰塊,這個情形對於一個來至於亞熱帶國家的人來說,不知該用「無知」還是「嘖嘖稱奇」來形容了。



用完餐後,與旅館一家人告別便上路了,今天大家在Gosainkunda湖邊拍了此行當中唯一的合照。

虔誠的印度教徒會在八月時前來聖湖朝聖,他們相信,來到這裡用聖湖的水洗過三次澡便可消除罪惡,在印度教裡也有許多神話的故事。

不過要在這麼冰冷的水中洗澡以消除罪惡,我還是多做點善事比較實在吧!!

今天我們必須通過此行最高的溢口Lauribina Pass(4610m),沿途幾乎都是冰封的狀態,陽光直射在雪地上,造成鬆雪結冰變滑,接下來一路肯定跌跌撞撞了。


除了Gosainkunda lake 外,這一帶有多個湖泊散佈其間,有的水色清澈碧藍,彷彿天上落下的鏡子,有的則呈現雪白的結冰狀態。碧藍澄澈的湖面與雪峰連綴一體,藍天更映襯出他的氣勢。

走在冰雪覆蓋的山坡,我和porter兩兄弟顧不得安全是否無虞,一個個從雪坡滑下,似乎重新拾起赤子之心,盡情的嬉戲,流露出的赤子之情如那一片純淨潔白的雪山。

正當我拍照拍的不亦樂乎的時候,頓時已抵達最高點的Lauribina Pass。這裡掛滿了紅、黃、白、藍、綠的五色彩帶,據說每一個前往朝聖者都會在此誦經禱告,走時便留下瑪尼石、五色風幡和哈達等物,表達對神山聖湖的祈願。

藍色表示藍天,白色是白雲,綠色是江河,紅色是空間護法神,黃色象徵大地。五彩哈達是獻給菩薩和近親時做彩箭用的,是最珍貴的禮物。

回頭望著遠處,只見Christina、Paula、Shirley及Prem 渺小地走在雪峰底下,現在雖是中午時分,山頂卻吹著冰冽的強風,溫度直逼零下10度,拍了幾張照片後,便快速離開這裡。


從Lauribinayak後,整個行程從這分水嶺開始要持續下山,因為下坡坡度陡峭,因此格外需要謹慎,經過一段冗長的滑冰訓練折騰後,漸漸地上只見零星的殘雪,可以開始加快腳步,不過礙於今天因為雪地難行的關係,原訂的目標可能得延誤了,今晚住宿在Phedi(3630m)一個較破舊的小屋。

11月 21, 2005

D6 21 Nov 05 (Mon) Gosainkunda Lake (4380m)

眾所矚目、期待已久的日子莫過於今天了,我們要在日落前趕到聖湖Gosainkunda。


早上七點多離開了Shin Gompa,在約3個多小時的路程後我們已經接近標高3808米的Lauribina,山腰雲霧繚繞,不知不覺中我們穿越雲霧,開始走在雲端上了。今天空氣品質和透視率相當很好,喜馬拉雅山環線遠從Annapurna II (7937 meters),Annapurna IV (7525 meters),Himal chuli (7893m) Manaslu (8156mm),Ganesh Himal (7406m)一直到Langtang Lirung(7246 m)都能一覽無餘,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,如果要挑剔的話,大概是沒法逗留久一點,好好在這享受群山環抱、雪峰連綿,上帝造物給予我們最佳的禮物。

Lauribina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,這裡高原的藍天、懾人心魄終年積雪的皚皚雪山,彷彿匯集了天地的靈氣,山峰與雲影相輝映,構成了一幅世界名畫。

在Lauribina的旅館用完午餐後,從室內就可以清楚看到外面的雲海,我幾乎像隻熱鍋上的螞蟻,美景當前難以抗拒,於是與Prem 的兩兄弟坐在瞭望台的板凳上,望著前方發呆,眼前雪峰變幻莫測,時而雲蒸霧罩,時隱時現;時而雲霧飄緲,絲絲縷縷蕩漾在雪峰間。 「白雲無心若有意,時與白雪相吐吞」這句話應該是現在最佳的寫照吧。

我們繼續出發前進,高度似乎抵達了雪線,地上的積雪越來越厚,也濕滑難行,這時我反而加快了速度,一個人奮力地前進,不時回眸捕抓隊伍前進的照片。曾經有人問一位登山家說為何去爬山,那位登山家答說:「因為山就在那裏」,這句話的涵義給人許多想像的空間,但這一刻感受卻很真實。

海拔來到四千米以上,按研究數據,海拔3000米大氣含氧量為海平面的72%,5000米時大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57%,這時候只要活動稍微激烈一點,保證是氣喘如牛,但此刻卻遇見了一位當地居民,只見他穿著拖鞋扛著一身笨重的物資,步履卻是開闊而輕盈,不難想像人是隨環境在適應的。

經過了一段又一段邊壁小徑,時間已接近傍晚,前方隱約可見由夕陽反射出的光點,我想我們已接近Gosainkunda湖邊了,在一段持續的前進後抵達了湖邊村落的最後一段石階,一位滿臉通紅的尼泊爾小孩鑽出頭來,我跟他Namaste了一句,他笑笑地也回我一句Namaste。

「こんにちは,Are you Japanese?」一位尼泊爾男子問到,我跟他表明是來自台灣,不過他似乎一臉疑惑。

在夕陽的照耀下,金色的光芒越過山頂,灑落在山谷的每個角落間,湖面上泛起層層金紅色鱗光,映襯著遠近的五彩山壁,壯麗極了。

大約半個小時後,其他人相繼抵達,今晚我們住宿在標高4380米的Hotel Lake Side。

聖湖Gosainkunda Lake(4380m),在印度教的傳說裡,眾神和阿修羅合作攪動乳海以獲取可以長生不老的甘露。於是,他們以曼達羅山為攪棒,以巨蛇Vasuki為繩索套在曼達羅山,開始攪動乳海。他們從乳海攪出很多寶物,得到了甘露,但不料巨蛇中途嘔出了可毀滅世界的毒液。濕婆神(Shiva)為拯救世界把毒液喝下﹐其後來到此地﹐鑿地得湖,喝下湖水抒緩不適。 ( 以上資料由Shirley行前提供 )
According to legend, Shiva created Gosainkunda when he pierced a glacier with his trident to obtain water to quench his thirst after having swallowed a poison that threatened to destroy the world.

用餐後,Shirley要大家量測一下脈博次數,看看大家的狀況如何,不難想像他以前是主修生物學的。晚上溫度很低,雖然餐房有燒柴的爐火提供取暖,但今天沒有提筆寫任何日記就回冰冷的房間睡覺了,Good night Gosainkunda,Good night everyone。

11月 20, 2005

D5 20 Nov 05 (Sun) Rest day in Shin Gompa

今天將繼續住在Shin Gompa,為明天爬升到四千多米的Gosainkunda做高度適應的準備。

清晨的Shin Gompa氣溫直逼冰點,走出房間外的走廊,四周的草地上覆蓋了一層霧霜,眼前靜謐的山巒披著濛濛雲霧,隨著清風繚繞,突然間風停了,初昇的太陽驅散霧氣,前方雪白的山頭若隱若現,像極了流露出女性獨有的嬌澀與美麗。



今天要到附近走走,所以身上只需掛著相機便可輕裝上路,一段小坡後,聳立在北面無垠的喜馬拉雅群綿延到天邊,隨著高度遞增,Ganesh Himal I (7406m), II (7150m), III (7130m)便清楚可見,大家似乎按耐不住性子開始拍起照來,隨後來到了一個寬敞的平台,上面遺有簡陋的屋舍,Prem解釋這是年久失修的畜牧場,這地方像是深山遺世的神秘隱居,古人常說登高望遠所引起對宇宙無限、人生有涯的感嘆,和一種生於濁世中的懷才不遇感,在這個時間和空間裡我竟然產生這種遐想。

今天溫度始終在零度與十度間徘迴,走起路來令人覺得神清氣爽,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,穿越了佈滿青苔的幽靜森林,我們又回到了旅館,順道參觀了藏式佛舍,今天只能說是愜意的一天。



尼泊爾山區健行餐飲不成問題,但食物種類有限,最普遍的「風味餐」是以扁豆、馬鈴薯、蔬菜加在米飯中的豆飯(Dal Bhat),一般尼泊爾人再配上蔬菜湯即可飽足。Red Panda Lodge 堪稱此行當中最完善的落腳處,這次很幸運,老闆娘的女兒和外甥女剛從平地的學校返家,加上我們這群愛湊樂鬧的不速之客,因此廚房越來越熱鬧,當然,菜色更是一絕。



今天陽光充足,旅館有太陽能畜電裝備,趁著日落前洗了個難得的熱水澡。

11月 19, 2005

D4 19 Nov 05 (Sat) Shin Gompa (3250m; 6 to 7 hrs)

今天須從海拔1950米的Dhunche爬升到3250米的Shin Gompa。

常在台灣爬山,我習慣會攜帶較完善裝備上山,畢竟平地不比高山,除了天候難測外,人體對高海拔環境也易產生不適的症狀,裝備既成了防止不時之需的保命之鑰,順理成章也成了體力上的負擔,不過除了須對自己帶上山的東西負責外,我堅持靠自己的勞力背著裝備走完這一趟路程,體會喜馬拉雅山區物資運送的困難,更能了解偏遠地區人力奔波的辛勞,這樣一來,山上得來不易的食物、消耗品、非自然產物,你都會視之格外珍貴,進而不會輕易浪費。 (登山的基本態度:尊重大自然,不要以輕忽或征服的心態從事登山健行。)

今天約有1300米的高度要爬升,從Dhunche啟程後一路鮮少平緩,唯一欣慰之處是幾乎走在蔭涼的森林中,免除太陽直射帶來的困擾,不過我容易出汗,即使是在低溫無陽光的環境下走動,全身還是逃不過汗水的浸濕。



路途中和Shirley提到了關於世界遺產在中國的現況。

據查證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在第1975年17屆的巴黎會議通過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,凡是被列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地點,都由其所在國家依法嚴格予以保護。中國於1985年加入《 世界遺產公約》,但近年來陸續傳出長城被破壞、敦煌莫高窟壁畫脫落、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殘破、孔府及孔廟和孔林被淹沒、以及張家界武陵源、九寨溝遊客過多等危機,這些千年遺跡為中國大陸帶來龐大的旅遊收入,卻因中國政府的過度開發及保護不力成為經濟發展下的犧牲品。

我很慶幸在台灣,目前幾個高山國家公園有實施管制人數上山的政策,前些年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在中國時報論壇發表《 愛山林不必反纜車》的文章,讓我深覺他是個只瞻前不顧後的崇洋追求者,大剌剌地引述歐美先進國家纜車的成功開發案例,殊不知現況在台灣,沒人會主動拾起路旁的垃圾,更別提及高山保護政策了。
(相關議題請參閱《 荒野保護協會》)

開始離題了...

下午兩點左右,我們抵達了標高3007米的中途站Dhimsa,這邊唯一的tea house是由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在經營,tea house看似破舊,卻提供我們寒風中的熱食,這個年紀的時候你在做什麼? ( 我在屋內另一側發現堆積如山的馬鈴薯堆,這三個香港「好友」先前幫我取了個A-loo的綽號,A-loo就是尼泊爾馬鈴薯的發音,為避免再次被用馬鈴薯來做文章,拍完照後匆匆離開了現場 )



吃飽上路了,一路前往Shin Gompa。

今晚竟然在住宿的Red Panda Lodge用餐後流下了鼻血,想到兩年前走絲路的時候也發生過這種情形,畢竟在海島型氣候的地區生活久了,要適應這種低溫乾燥的空氣,可能沒這麼快了。

11月 18, 2005

D3 18 Nov 05 (Fri) Kathmandu to Dhunche (1950m)

今天只有一個任務,就是從加德滿都搭公車至Dhunche。

一大清早,與我們的嚮導Prem一同搭車前往加德滿都公車站。Prem這些年來帶了不少的外國客人上山,因此他的英文進步神速,幾乎可與西方觀光客對答如流,只可惜我還不太適應他發音的腔調,偶而還需要Shirley從旁翻譯。

加德滿都的空氣污染嚴重,汽機車急駛過去通常是塵土飛揚,加上路上的公車與卡車大都是加傳統柴油,空氣污染的程度相當高,不時可聞到刺鼻的柴油味,是全球空氣污染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。根據最新的亞洲空氣污染城市排名,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「榮登」榜首,其次是印度首都新德裡,這倆鄰國夥伴,在這次空氣污染排名中成了「難兄難弟」。

今天又多添加兩位生力軍,分別是Prem的弟弟與堂弟,目前還在大學就讀,此行擔任我們的porter,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前往Langtang山區。

將裝備牢固在公車頂後,我們浩浩蕩蕩出發,前往北邊117公里外的Dhunche山中小鎮。
(車輛在山中行駛,經常性會接受軍隊哨站的檢查,一般來說他們對平民及外來遊客是很有禮貌的,突擊檢查只是防止毛派游擊隊滲入其中)



至於接下來的路程,撇開公車擁擠,眾人無座不說,一路只能用癲頗難行來形容,雪上加霜的是座位空間太狹小,雙腿幾乎動彈不得,所幸路途後半段同Christina坐上了車頂,才紓緩了僵硬的身軀,車頂上的風光迷人,此時也和尼泊爾人搭訕了起來,開始比手畫腳學起尼泊爾話了。
( 由搭飛機經濟倉和坐公車這兩件事情看起,我深切感受到腿長雖為人人羨慕稱讚,卻有疏不為人知痛苦的一面。)

好了,九個小時如坐針氈的毅力考驗,我們抵達Langtang國家公園入口,辦妥入山證後隨即抵達Dhunche小鎮,今晚有當地居民舉辦歡迎遊客的晚會,晚上我們住宿在Hotel Langtang View。




不妙! 壞事開始降臨在我身上了,我遺失了對這次旅程拍攝極為重要的備用鏡頭和閃光燈,似乎是在托運的過程中遺失了,起初發現時我一個人在房間內久久不語,心情低落,一股腦兒的難過沮喪後告訴自己,當自己都不確定何時何地遺失東西的時候,我真的應該更審慎檢視自己做事的細心度,怎會如此粗心大意呢?

如果在遺失器材後還鬱鬱寡歡地扳著一張臭臉,接下來一週的行程肯定大失風采而得不償失,今天才第一天上路,let it go!! 別想這麼多,Gosainkunda的聖湖正等著我。

11月 17, 2005

D2 17 Nov 05 (Thu) Bangkok to Kathmandu

天剛破曉之際,這是早晨的曼谷機場,隨著旅客漸漸增多,此起彼落的喧囂聲開啟了機場繁忙的一天,只是沒想到,第一次一個人在國外機場過夜。

飛機正劃過印度平原,窗外的景色盡是密佈的湖泊及蜿蜒曲折的河流,多數河流似乎都並不急於入海,而是緩緩滋潤著所經之處,不難想像河流是如何形成孕育大地的生態血脈,更讓人深切感受如何保護及善用水資源是當今一項多麼重要的議題。

沒多久後,飛機上傳來一陣陣雀躍的歡呼聲,我望了一下窗外,映入眼簾的是遠方連綿不絕的景物,一座座白藹藹的山頭聳出在雲端上,沉穩地橫亙在那,我終於親眼目睹有「世界屋脊」之稱的喜馬拉雅山脈,內心真是澎湃激昂,難以平復。

順帶一提,飛機上我不再是獨行者,這次有三個香港朋友:Christina、Paula、Shirley 一同隨行,Christina是個紀錄片的獨立製作人,Paula是個公務員,也是Shirley多年來旅行的夥伴。(爾後的行程中,國語/普通話成了我與他們溝通的平台,雖然他們不厭其煩地想傳授些廣東話給我,只可惜事倍功半,徒留笑果。)

出了海關後,由接洽登山事宜的旅行社老闆Kumar在機場迎接,搭著車一路風塵僕僕進入加德滿都Thamel市區。

加德滿都的每一條老街都像是時光隧道,可以直通尼泊爾歷史的入口。在這個城市,無論從歷史、文化、宗教、種族等,都可以說是尼泊爾的縮影。

今晚住Potala Guest House,旅館實際環境似乎與網站上的照片有點出入,不過出門在外,不就只求有個棲身之處嗎。

P.S. 在尼泊爾持台灣護照通關時,務必多填寫一張Stay Order的表格來辦簽證,並繳交美金30銀兩以示友好的國民外交,雖對台灣目前國際情勢頗感無奈,忍耐一下,外面才是真世界。

11月 16, 2005

D1 16 Nov 05 (Wed) Taipei to Bangkok

機場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地方,到那兒的人,情緒通常都很高漲,他們不是即將遠行就是從外地回來,不是跟別人說再見就是說歡迎,不是和親人道別就是和親人團聚,在這兒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,更可以看到人生百態和許多有趣的事,所以在這種地方晃個幾個鐘頭其實還不賴。儘管如此,大多數的人都不喜歡滯留在機場,就算要在那兒耽擱個幾個鐘頭都覺得很痛苦。

說來有趣,我住在向泰航申請的過境旅館裡,因為那兒簡單再簡單不過的住房設施和週年慶大肆放送的冷氣空調,加上我又逞強洗了個沒熱水的澡,隔日竟然出現了在爾後登山過程中沒有的感冒症狀和不適,正可謂得了「曼谷機場之低海拔不適症候群」。

今天的行程大略是:下班後匆忙趕到機場,再飛到曼谷機場睡覺,行程似有若無。

11月 14, 2005

Read a Map

這次Langtang健行路線由Dhunche至Gosainkunda,山中的徒步在Sundarijal結束。


Langtang Himal藍塘峰群是最接近首都加德滿都的雪山,主峰其實是位於西藏的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馬峰(Xixiabangma / Shisapangma, 8014m) , 在尼泊爾境內的最高峰則是高 7,246 米的 Langtang Lirung。其他主要山峰包括 Langtang II 或 Ghenge Liru (6,581m)、Phurbi Ghyachu (7,083m)、Pemthang Karpo Ri 或 Dome Blanc (6,830m)、Dorje Lakpa (6,966m) 以及 Gang Chhenpo (6,388m) 等。

Langtang 的名稱解作「跟隨著氂牛」(lang = 氂牛, tang=跟隨),因為傳說 Langtang 山谷是由一名喇嘛跟隨著一頭氂牛走而被發現。

Langtang 是繼 Annapurna 和珠峰地區以外的第三個最熱門登山地區,並有可能以自助形式登山,但登山客已明顯少許多。登山路線主要有 10 天的 Langtang Trek 和 8 天的 Helambu Trek 或 8天的Gosainkund Trek,沿途較少受旅遊化影響。 在 Langtang 登山仍可沿途入住旅館,住宿帳篷不是必須,但設施會較簡陋很多。

這次我們主要走了一趟Gosainkund Trek,這條線的聖湖Gosainkunda (4380m) 虔誠的印度教徒會在八月時前來聖湖朝聖,他們相信,來到這裡用聖湖的水洗過三次澡便可消除罪惡,在印度教裡Gosainkunda也有許多神話的故事。


11月 13, 2005

前言

因緣際會下認識了香港朋友Shirley,拜讀她的「做個負責任的旅客」文章,除了很認同她的觀感外,我也決定今年一同前往尼泊爾,一探尼泊爾獨特的神秘宗教色彩,更想雙足親臨喜馬拉雅雲端上「眾神的住所」,一睹她萬年不減的傲人風采。

忘了在第幾天的路途中,半推半就地答應Shirley在回台灣後,會針對這次旅程寫些簡短的感受或評論,簡言之,就是寫一篇像樣的遊記。

寫遊記對我來說似乎不是家常便飯,因為常爬山,每每下山都寫遊記似乎有點吃不消。

我自認文筆不佳,也曾經因一個錯字的差距被拒於大門之外,這種「成失之毫俚,差之千里」的經驗讓我至今仍心有戚戚焉!!

現今網路上、書店裡琳瑯滿目地充斥著形形色色、圖文並茂的個人遊記網站及書籍,但大抵上歸類為:「饕客指南大全」、「購物討價還價篇」、或 「飯店物盡其用篇」...等幾類。只可惜,有探討除了旅行本質以外,較具函意且令人深思熟慮的主題並不多見,或只是偶有佳作。

當然,我個人也不是什麼旅遊文學專家,能做的是告訴自己在享受旅程的同時,應考慮到如何尊重當地的人文風俗,或是在環境保護等議題上有所學習,相信這旅程絕對是貨真價實,而不只是當個看地圖問路的Tourist。

開始離題了,今天的主題是寫尼泊爾的山中遊記,如果有人在讀了我的尼泊爾遊記後,還不知道作者今天的行程究竟是什麼的話,不要懷疑。